首页 >> 新闻资讯 >>白云传记 >> 中州寿星唐老道
详细内容

中州寿星唐老道

唐道成(1869—1983年),又名唐池远,原籍安徽省颖上县,后入籍泌阳县。

道成出身贫寒,幼年饱经忧患。1885年(清光绪11年)秋,颖上县境内遭受水灾,迫于生计,16岁的道成去当了清兵。道成所在的军队属李鸿章的淮军,自上而下一向抱着决定战争的胜败唯一因素是武器的观点,在与敌交战中表现腐朽无能。中日甲午战争时,道成随军入朝抗日,清军与日军稍一接触即狼狈败退,最后在日军的驱赶下从朝鲜节节败退至中国境内的锦州。目睹清廷腐败无能,道成羞愤难当,从军前途无望,遂于甲午战争后的1895年逃离清军,几经辗转,于1898年到武当山,拜在三天门八仙庵内秋祖龙门派弟子郭子宾门下为徒,赐道号崇亮,自称霞光道人。

1907年(清光绪32年),道成离开武当山,一路西行至四川峨眉山。在这里,道成见识了峨眉山的奇秀,并在与药师的交往中学会了配制膏药和眼药。尔后,他在意欲回归安徽的途中,来到泌阳白云山。

白云山属桐柏山系,是泌阳境内一座名山。该山以危峰高耸入云,顶巅白云缭绕而得名。又因山顶奇石如垛,外貌白色,俗称“白貌垛”。山势雄伟,群峰环拱,如苍龙盘桓,古以“貌垛龙容”列为泌阳八景之一。青山碧水,庙宇幽静,对于潜心修道的唐道成,不失为一处绝佳的地方。他立即定下心来,走进白云山主峰南侧的山坳苏长岭结庐而居,朝朝夕夕,慢慢地把自己融入了白云山中。

唐道成靠山吃山。他一日两餐,吃五谷杂粮素食。白云山中的山韭菜、拳菜、山芝麻叶、野木耳等都是他的好菜肴;山核桃、山枣、山楂、山樱桃、野葡萄、板栗等山果是他常吃的水果。他常年黎明即起,坚持打拳,整天山上山下运动,以至年届耄耋,依旧皓发童颜,体魄健壮。别人问他活大年纪的秘方,他笑哈哈地说:“白云山有一种药草叫黄鸡头,时间长了,得山川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变成黄老母鸡,让我逮住吃啦,所以才长寿。”

唐道成养山用山,他初到白云山时,掏钱买下白云山南侧的刘长剑岭的管理使用权,他在山上植树种药,花费了一定心血。他爱护山上一草一木,白云山林木茂密,郁郁葱葱,道成从不滥砍乱伐,也不许别人破坏山林,他说:“草木也有生命,你爱护它,它就会报答你。你把草木毁坏完了,山上光秃秃的,指望啥吃喝?不就饿死啦!”他从不砍坏一棵小树,烧柴时总是捡些风雨刮断的干枝。白云山自生桔梗、射干、益母草、连翘、柴胡等许多名贵药材,道成与前来采药者交谈,留心积累药性知识,结合他在峨眉山学到的配制膏药的方法,熬制出主治妇女气血两亏的“百草膏”。百草膏调血理气,强身健体,服用者俱有功效。因获“百草膏入肚,百病全无”的赞誉。之后,他又调制出主治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的“虎骨追风酒”,也为周围百姓称道。

道成与山中百姓和谐相处。山民们上山拾柴或采果剜野菜,如果没带伙食,便可在他那里用饭,采药人上山来,可以在他那里住宿。周围百姓谁有个头疼脑热,他赶紧把自己配的草药送去熬茶治病。他把熬制的膏药施舍给穷苦百姓,从不计较药价;而对土霸豪富则高额索酬,分文不让。他看到共产党领导的鄂豫边红军游击队打富济贫,拯救劳苦大众,便主动予以掩护,还把草药捐出一些给伤员治伤。山民向他借钱,他从不吝啬,借出钱从不要求偿还。缺盐时,他曾用自己积蓄的膏药钱给临近村的十几户百姓每家买5斤盐,让人们至今仍感激万分。 

道成对山中的鸟兽也非常友善。他每天蒸一小瓦盆米饭,放在住处门外,供山中鸟雀和狼啊豹啊来吃。他对人说:“豹子是我的好朋友,它不会伤害我。”有人说他夜晚在山间走,便有豹子在他身后一定距离跟着相送。也有人说他骑着豹子走的。反正,在山中几十年,他起早贪黑,走过许多夜路,也见过不少山中野兽,却从不曾受过伤害。

86岁那年,道成鬼使神差,突然臆想坐化归天.有一天,他把数日捡来的桑木干柴围架起来,只留一个进口,然后沐浴全身,头戴道帽,身穿旗袍,端坐于内。时辰一到,他焚香点火,以求自焚升天。霎时,浓烟烈火,灼热异常。道成道袍被烧着,实在忍受不住炙热,方才仓皇逃出。结果脸上、身上烤燎出不少水泡。事后,他用草药敷治一个多月,才算痊愈。他对人说:这次不能升天,恐怕还得修行十年八年或二三十年哩。

1957年,泌阳县医药公司药材经理部在道成所住的白云山南麓建立药材培植试验分场,招收工人14名,种植药材90余种,以道成为技术指导。翌年,省供销合作社投资17万元,在泌阳县城南袁庄征地300亩,建立泌阳县药材培植场,聘请道成为技师。他给场里捐资1200元,让药场购买耕牛4头,修建了院墙。在他悉心指导下,药场试种地产野生药材和南药北移药材210种,成功培植出党参、条参、杜仲、木瓜等128种。其中,红花、生地产量多,质量好。是年,省供销社在该场召开现场会推广经验,前来参观者涉及11个省、47个县,共200多人。道成受到与会领导的表扬。之后,道成与药场工人一起在白云山采药,结合药场种植的药材,科学配方,批量熬制百草膏、泡制虎骨追风酒,一时间,药场及其药品盛名远播。也就在这个时间,道成从白云山迁住到城南药场。

县药材培植场与县城相距5里,隔着泌阳河。冬天,有人在河上搭起便桥,收取来往行人过桥钱。道成知道后,马上自费买木料搭桥,让人们自由通行,分文不取。以后,每至寒冬来临,他总是及早操心搭桥,以解行人趟水过河遭受的冷冻之苦。他还捐款200元,帮助袁庄打水井一眼。无论是药场周围群众,还是药场职工有了困难,他均慷慨解囊,热心相助。

道成晚年尤其乐观豁达。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欢笑。他待人随和,以90多岁高龄,与年轻小伙子比扳手腕,他给人们讲前三皇后五帝,讲他经历的故事,人们都愿与他围坐在一起,他深得大家尊敬和喜爱。

“文化大革命”中,道成因信奉道教被诬为“牛鬼蛇神”,戴高帽子游斗。其身心受到很大折磨,他曾跳入井中,欲以死抗争,幸被群众救出。经众百姓好言劝慰,他深感农民和场内工人的淳朴厚道,寻死之意遂消。

1978年后,随着党的宗教政策认真贯彻落实,道成得到宗教界的推崇。1981年,他被推荐为首届县政协委员。同年,应邀参加河南省佛教、道教座谈会,受到省委有关领导的接见。1982年,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以《百岁老人奔“四化”》为题,介绍了他的晚年生活。同年6月3日,河南省委书记刘杰来泌阳视察时,接见了道成,并与之合影留念,照片刊登在《河南画报》上。

1983年11月,道成骤觉身体不爽。最后3天,不进饮食,于22日盘腿静坐而逝。白云山水滋养的长寿之星,走完了他平凡的114岁生命之旅。

按照道成生前的嘱托,县医药公司在药场的地里选址,为他建砖塔一座,勒文记其生平,以志永念。

20124794855938998.jpg



技术支持: 金盾网络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