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道教文化 >> 道教与古代造像艺术
详细内容

道教与古代造像艺术

    道教造像大约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有的。这一时期的道教造像在技术上和风格上均受到佛教造像的影响,还有些是佛、道教的像造在一起。在表现形式上,道教造像也采用圆拱龛、莲花座,身后还有舟形背光和头光等。现存最早的道教造像可能是陕西省耀县药王山所藏的北魏始光元年(424)的魏文朗造像碑。该碑四面有龛,正面为龙首圆拱龛,上端有瑞禽和二飞天;龛中并坐一道像、一佛像。道像头戴道冠,身着双襟大领、宽袖道袍,结跏趺坐。碑的背面还有一尊佛像。碑的左右两尾形龛,左龛为道像,右龛为佛像。碑的下端镌刻有香炉、供养人和铭文。此外尚有陕西鹿县石泓寺石窟北魏永平二年(509)所造三尊式道像;南朝齐隆昌元年(494)女官王阿善造像碑道像;北周保定元年(561)马洛子道教造像等20余尊。这一时期的道教造像人物均着宽大道袍,面貌为秀骨清像;用深直平梯式衣纹,匀称细密而凸起的雕造手法。

    魏晋南北朝晚期至隋时的造像剖面呈半圆形凸起,衣纹较疏稀,人物也较丰满了,如隋开皇十五年(595)任承宗造的元始天尊像,身着道装,右手执符,头戴道冠,两旁有二真人,已和早期造像有很大变化。

    李唐王朝崇奉道教,奉老子为玄元皇帝,在各地建道教宫观,道教造像也得到很大发展。唐代的道教造像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一时期的造像,人物形象丰满圆润,多用流畅的圆线条,衣纹线条伸曲自如。现存唐代道教造像较多,主要有西安碑林博物馆藏太上老君汉白玉石刻像、山西常阳天尊像、山西芮城天尊像、四川青城山天师洞三皇像、四川绵阳玉女泉道教摩崖造像等。

    四川省青城山天师洞的三皇石刻像,造于唐开元十一年(723)。轩辕皇帝像,高一米,着朝服,戴冠,一手扶膝,一手握腰带,坐于石座上,其神态端庄,衣纹流畅。伏羲像高一米,头上有肉髻,卷曲长发披肩,着树叶连成的帔肩和围裙,手抱八卦太极图,象征伏羲制《易》。神农像高一米,头上有二肉髻,须发均为卷曲,着树叶制成的帔肩、围裙、手持草药、双唇半开,神态自然,好像正在品尝百草。三像形态各异,生动地反映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和职能。

    宋代也是道教兴盛时期,封建帝王对道教的崇尚,促进了道教造像艺术的发展,并使之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已完全摆脱了佛教造像的影响。这时的造像很注重神像的“神性”。突出表现他们超自然的“特异”。同时,造像师傅们又按照自己的审美观来塑造他们心中所崇拜的形象,所以这一时期的神像除了神圣性外,也带有很浓厚的尘世色彩,更富有生活气息,令人感到平易、亲切。在雕造风格上,人物形象清秀俊美,衣纹疏朗自然,只是少了点唐代造像所有的气势和浪漫色彩。

    现存宋代道教造像比较著名的主要有:福建泉州清凉山老君巨型石像、四川大足石篆山造像和南山造像,四川江油市窦圌山造像,山西晋祠圣母祠侍女像和晋城二仙观造像、玉皇庙侍女像,江苏苏州玄妙观三清像等。

    福建泉州北郊清源山老君巨型石像,高5.1米,厚7.2米,宽7.3米,系整块天然岩石雕琢而成。老君盘膝而坐,左手抚膝,右手凭几,面容慈祥安乐,衣褶分明,刀法粗犷夸张却又不失精细。是道教造像中难得之佳作。

    山西太原市晋祠圣母殿侍女像为宋塑名作。圣母殿有塑像45尊其中圣母邑券像和龛后二尊小像为后人补塑,其余42尊为宋代原塑。这些侍女由于地位、年龄和司职不同,所以形象和性格特征也各不相同。她们中间有手执拂尘、笤帚、洗衣棒槌者,也有端脂粉、拿面巾者,有捧印玺、如意者,还有演员和女扮男装的女官等。她们面貌清秀而又圆润,形体丰满而又苗条,神态自然,比例适度,衣纹简洁,塑工高超,堪称我国宋代造像之代表作。

    金元时代全真道兴起,北方全真道宫观在耠,随之也出现了许多精美的造像佳作,还涌现出如刘元、阿尼哥、王某、曹汉臣等一大批优秀的雕塑艺术家。据说刘元塑的三清像“仪容肃穆,道气深沈”。而他塑的三元帝君像则是“上元执簿侧首而问,若有所疑,一吏跪而答,甚战栗栗,一堂之中,皆若悚听,真称绝艺”。可见其时雕塑技术之纯熟。现存元代道教造像遗迹较多,如有山西太原龙山石窟造像,山西洪洞水神庙塑像,山西晋城玉皇庙塑像,山西高平圣姑塑像等。

    龙山石窟在太原市西南约40里处的龙山上,为元初道士宋德芳所建。石窟共有八龛,为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玄真龛、三天法师龛、七真龛和辩道两龛。其中七龛为石刻像,一龛为泥塑像,八龛共有造像60余尊。除二龛外,都是无代作品,雕造工艺朴实,衣着庄重。龛顶雕有龙凤及花卉图案,壁上刻有元代题记,为我国少有的纯道教造像石窟。

    山西晋城玉皇庙,始建于宋熙宁九年(1076),以后历代重修与扩建,占地4000余平方米。庙内现存宋金元明等时代道像造像300余躯。庙西庑内的二十八宿像,是我国现存元代道教造像中稀有之珍品。这些像平均高1.5米,为重彩泥塑,其中五躯残损,23躯完好。这二十八位星神被塑成二十八位性别、年龄、性格、身份、风度不同的人物形象。塑像师采用写实与写意,想象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突出了人物内在心灵的刻画,把二十八位天界神仙具体化为不同个性的人物,取得了神形兼备的艺术成就。二十八宿中女像温柔娴静,男像表情奔放,咸猛、洒脱。另外,侍女像、十二元辰像、十三曜星君像及三官、四圣等像,均为宋金元明道教造像之精品。这些塑像比例适度,性格刻画入微,可谓匠心独运,令人惊叹。玉皇庙元塑继承了我国传统的注重神韵气势和神采奕奕的风格,把唐宋以来的彩塑工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对于研究我国古代造型艺术、民俗、服饰,以及宋元道教之发展都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明清以后,市民文学艺术得到很大发展,尤其是小说《封神演义》的流传,使道教造像更加趋向世俗化。明代道教造像是唐宋两代道教造像的继承和延续,但是在形象上更重视写实和注意细节的刻画。这时期大量塑造的城隍、关帝、药王、八仙、真武等神像,颇富有世俗生活气息。但就其造像风格来讲,则从以前的概括、生动、坚实、气势宏伟而变得松弛和纤细,雕造技术虽日趋精巧,却是工丽有余而所魄不足,甚至有些造像显得繁琐、入俗。另外明代道教日趋深入民间,民间小庙造像很多,但少有精品,多数粗糙。

    现存明清道教造像很多,几乎各地都有,其中也不乏有些佳作。湖北武当山金殿内的玄武鎏金铜像,铸造于明永乐年间,重约2万斤,面貌丰润,披发跣足,衣褶潇洒,神态飘逸;两旁的金童、玉女像,神态恭谨、娴雅俊逸;而擎旗、掌剑的水、火二将,勇猛威武。遇真宫的三丰祖师铸铜像,身着布衲、草履,面带微笑坐于椅上,极富生活气息,堪称明代铸铜造像之精品。

    现存清代道教造像各地都有,以泥塑像和木雕像为主。清代造像风格基本承袭明代,只是更加世俗化些。制作技术上追求纤巧细致和形象真实,衣纹处理深受线描影响。比较优秀的作品主要是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的关帝像和山西运城常平村关帝祠塑像,四川成都武侯祠造像,北京白云观的四御像等。


技术支持: 金盾网络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